食品与生物工程

  • 海参溶菌酶C端多肽的异构肽酶活性

    牛庆昌;李成;梁雯婧;马俊;随瑞瑞;张洋;丛丽娜;

    海参溶菌酶C端多肽与5种异构肽酶的氨基酸残基序列比对发现,其具有较高同源性,维持异构肽酶活性的两个关键位点组氨酸(His)和丝氨酸(Ser)也高度保守。水解底物L-γ-Glu-pNA生成4-硝基苯胺的实验结果表明,C端多肽具有异构肽酶活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PMSF能有效破坏蛋白酶活性,表明Ser是异构肽酶rSjLys-C的关键活性位点,即rSjLys-C属于丝氨酸蛋白酶。确定最适催化条件为37℃、pH 7.4、NaCl 50 mmol/L。rSjLys-C的酶促反应动力学参数Vmax为1.446×10~(-5) mmol/(L·s),K_m为0.395 7mmol/L,k_(cat)为1.509×10-3 s~(-1),k_(cat)/K_m为23.813L/(mol·s)。

    2016年03期 v.35;No.149 157-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1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crtE、crtY、crtI、crtB基因共调控提高β-胡萝卜素产量

    叶立军;毕昌昊;张春枝;

    代谢合成途径优化的关键在于途径中多个基因表达的调控,本研究使用不同强度启动子对代谢通路中多个相关基因同时调控以提高大肠杆菌β-胡萝卜素产量。将来源于P.agglomerans的4个基因crtE、crtY、crtI、crtB,通过Golden Gate DNA方法与不同强度启动子组合得到质粒库,并转化到底盘细胞中进行颜色筛选。筛选得到crtE、crtY、crtI、crtB启动子组合各不相同的菌株,β-胡萝卜素产量在0.64~8.82mg/g,最高产量比对照提高了65.2%。本研究验证了通过Golden Gate组装建库对代谢通路多个基因同时调控以提高目的产物产量的可行性。

    2016年03期 v.35;No.149 162-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4K]
    [下载次数:4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 ]
  • 人参皂苷20(R)-25-OH-Rg3的分离纯化及结构鉴定

    杨佳美;刘春莹;金凤燮;鱼红闪;

    采用硅胶柱层析法和结晶法,从人参皂苷酶转化产物中分离得到了一种未知人参皂苷,并对其结构进行分析。10g人参皂苷酶转化产物,分离纯化得到该人参皂苷单体0.25g。经HPLC检测,其纯度达99.7%。核磁共振检测结果表明,该人参皂苷单体为12β,20(R),25-trihydroxydammar-3-O-β-Dglucopyranosyl-(1→2)-β-D-glucopyranoside,命名为20(R)-25-OH-Rg3。

    2016年03期 v.35;No.149 167-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1K]
    [下载次数:5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 ]
  • 产D-丝氨酸羟基转移酶重组大肠杆菌HC-017的高密度培养条件优化

    王杨柳;张春枝;浦军平;

    利用D-丝氨酸羟基转移酶可催化制备D-丝氨酸,对产D-丝氨酸羟基转移酶重组大肠杆菌HC-017的高密度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确定最佳培养条件为:摇床转速230r/min,摇瓶种子培养时间6h,接种量12%,诱导时间在OD=14.0~16.0时,诱导温度28℃,诱导剂IPTG浓度为0.2mmol/L。在最佳的培养条件下培养,当OD达到50时,可得的酶活为259.6U/g(以湿菌体计)。

    2016年03期 v.35;No.149 171-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5K]
    [下载次数:2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6 ]
  • 中试与放大啤酒糖化工艺的一致性

    李慧灵;曹芳;栾静;张宗申;金朝霞;

    以头道麦汁和冷麦汁的理化指标和感官品评为依据,比较两种不同规模的啤酒厂糖化工艺的一致性。结果显示,中试和放大后冷麦汁的麦汁浓度平均值分别为15.99和16.1°P;α-氨基氮为205和203mg/L;色度为4.24和4.66EBC;苦味值为15.3和21.7mg/L;多酚为199和215mg/L,与目标值比较,中试酒厂麦汁指标更接近目标值。品评结果显示,放大后酒厂冷麦汁在酒花味、苦味和谷壳味上比中试酒厂强烈,而在麦芽香味上中试酒厂麦汁更强烈,其他风味没有显著差异。

    2016年03期 v.35;No.149 174-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2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产直链脂肽类抗菌物质枯草芽孢杆菌HS-A38的生物学特性

    马树瑞;丛丽娜;孙蕾;李成;王岩;张欢;张齐;

    以从海参肠道中筛选的枯草芽孢杆菌HS-A38为目的菌株,分析了其生长特性、产酶特性、抑菌活性及其产生抗菌活性物质的能力。结果表明,培养时间为36~38h时芽孢出芽率最高,该菌株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并具有产生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和果胶酶的能力。从该菌株的发酵后上清液中提取得到2种具有抗菌活性的化合物,初步推断这2种物质为直链脂肽类抗菌物质。

    2016年03期 v.35;No.149 177-1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下载次数:1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1 ]
  • 草莓衰老过程中几种酶的变化

    郭明丽;薛永常;

    分析了草莓衰老过程中淀粉酶、纤维素酶、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变化情况,探讨其衰老过程中酶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草莓的衰老过程中,几种酶的酶活力随衰老时间呈现不同的变化。纤维素酶和多聚半乳糖醛酸酶随着衰老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大,其中纤维素酶活力最大,为612.16U/g(按鲜重计算);淀粉酶和多酚氧化酶均呈现波动性变化;而过氧化物酶在整个衰老过程中一直保持着上升趋势。

    2016年03期 v.35;No.149 181-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K]
    [下载次数:2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轻工与化学工程

  • 国产新闻纸回用纤维性能衰变规律

    王一夫;孙广卫;任静;郭延柱;韩颖;唐振;

    以国产新闻纸为原料,通过模拟工厂新闻纸回用过程,研究国产新闻纸纤维回用后基本形态及成纸物理性能的变化规律,并分析半纤维素含量、纤维素结晶度和纤维孔隙在多次回用过程中的变化规律,探讨建立国产新闻纸纤维回用成纸品质预测模型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回用过程中伴随着纤维角质化现象逐渐加重,纤维重均长度基本不变,粗度和宽度下降明显,扭结指数和弯曲指数变小。成纸强度中,抗张指数下降明显,而撕裂指数和耐破指数变化很小。回用后纤维中半纤维素含量逐渐降低,纤维结晶度增加,细胞壁总孔容和比表面积先显著减少,而后缓慢增加。回用后纤维角质化和成纸强度等指标之间没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2016年03期 v.35;No.149 185-1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3K]
    [下载次数:1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 ]
  • 主链含双酚酸钠链节的聚芳醚砜对水中Pb2+、Cu2+、Cd2+的同步吸附性能

    武兴华;马得旺;王大鸷;徐同宽;张绍印;

    利用主链含双酚酸钠链节的聚芳醚砜(PAES-C-Na)吸附剂处理同时含Pb~(2+)、Cu~(2+)、Cd~(2+)的水溶液,并通过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试溶液中金属离子浓度;研究了溶液pH、吸附剂量、初始浓度以及吸附时间等因素对同步吸附的影响,且同步吸附行为采用伪一阶和伪二阶动力学方程进行模拟。结果表明,PAES-C-Na吸附共存金属离子主要是通过表面的羧基功能基团与金属离子之间的离子交换和静电作用实现,同步吸附动力学实验表明PAES-C-Na对金属离子的吸附采用伪二阶动力学方程拟合效果最好,即金属离子的同步吸附以化学吸附为速率控制步骤,其吸附量由大到小顺序为Pb~(2+)(26.02 mg/g)、Cu~(2+)(20.52mg/g)、Cd~(2+)(12.21mg/g)。

    2016年03期 v.35;No.149 190-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4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 三维立体石墨烯的制备及其对罗丹明B的吸附性能

    孟佳;张秀芳;

    采用改进的Hummers法制备了氧化石墨烯;以氧化石墨烯为前驱体,通过水热还原制得了三维立体石墨烯。XRD、SEM、FT-IR和UV-Vis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三维立体石墨烯具有三维立体多孔结构。以罗丹明B为目标污染物对所得三维立体石墨烯的吸附性能进行了测试,考察了接触时间、吸附剂投加量、pH对罗丹明B去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三维立体石墨烯投加量为50mg、罗丹明B质量浓度为10 mg/L、pH为4的吸附条件下,罗丹明B的最大吸附量和去除率分别达到了16.55mg/g与82.75%,吸附反应在300min时达到吸附平衡。对比石墨和三维立体石墨烯对罗丹明B的吸附性能,二者吸附去除率分别为16.17%和82.75%,三维立体石墨烯具有较好的吸附效果,更适合作为水溶液中污染物的吸附剂。

    2016年03期 v.35;No.149 195-1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2K]
    [下载次数:3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2 ]
  • 微波辅助活性炭催化硫酸根自由基处理苯酚废水

    姜南;孙德栋;潘婕妤;周鑫;马春;

    利用微波及活性炭共同作用促进K_2S_2O_8产生硫酸根自由基降解苯酚废水,通过改变反应时间、活性炭的投加量、K_2S_2O_8的投加量、微波的消解功率以及pH,对比反应前后苯酚浓度及COD的变化,确定该体系反应的最佳条件。研究表明,在微波功率560 W、辐射5 min、活性炭的投加量0.17g、m(K2S2O8)/m(苯酚)=0.5、pH=4时,200mg/L体积为30mL的苯酚去除率达到86%,COD去除率达到85%。

    2016年03期 v.35;No.149 199-2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8K]
    [下载次数:1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 ]
  • Q195型冷轧板表面锆化膜的耐腐蚀性能

    樊洵;张宏;王耀祖;曲丰作;徐同宽;王大鸷;张绍印;

    采用锆化工艺在Q195型冷轧板表面制成锆化膜,用电镜、能谱、交流阻抗技术、极化曲线方法确定和检测了Q195型冷轧板上锆化膜的成分和耐腐蚀性能;通过中性盐雾实验对锆化工艺和磷化工艺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Q195型冷轧板表面有一层薄膜形成,这层膜主要由Zr、C、O组成;在锆化成膜时间为3min、锆化液pH为4.6时,Q195型冷轧板表面形成的锆化膜具有最佳耐腐蚀性;经过锆化工艺和磷化工艺处理的冷轧板,进行400h中性盐雾实验测试结果相似,均达到合格标准。

    2016年03期 v.35;No.149 203-2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0K]
    [下载次数:2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非血红素铁模型配合物[Fe(O)(N4Py)]2+的磺化氧化反应机理

    刘媛;王一;刘文华;唐喆;张爱杰;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4价非血红素铁模型配合物[Fe~(Ⅳ)(O)(N4Py)]~(2+)的磺化氧化反应机理。选取苯硫基甲烷及其对位衍生物为反应底物,苯硫基甲烷对位取代基的吸电性越强,硫原子的Mulliken电荷数就越大。磺化氧化反应的反应机理是在反应过程中发生了直接的两电子转移。氧转移反应为两态反应,反应活性主要由五重态的反应能垒决定。通过计算可知,对位取代基的吸电性越强,其反应能垒就越高,反应活性顺序由高到低依次为对甲基苯硫基甲烷、苯硫基甲烷,对氯苯硫基甲烷、对氰基苯硫基甲烷、对硝基苯硫基甲烷。

    2016年03期 v.35;No.149 207-2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5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纺织与材料工程

  • 无卤阻燃芦苇纤维及PVC复合材料的制备

    夏英;朱琳琳;刘然;葛佩佩;李光辉;董行;

    分别选用聚磷酸铵(APP)、聚磷酸铵/季戊四醇(APP/PER)膨胀阻燃体系,通过物理浸渍法对芦苇纤维(PA)进行阻燃化处理,以聚氯乙烯(PVC)为基体树脂,PA、阻燃芦苇纤维作为填料,制备了PPA复合材料。通过力学性能、氧指数、垂直燃烧和剩炭率等测试,分析了浸渍阻燃对芦苇纤维阻燃性能和热稳定性的影响,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热性能和微观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阻燃改性可提高纤维的阻燃性能和热稳定性,其中,APP/PER复配阻燃芦苇纤维(PA-2)的性能最优,氧指数可达32.3%,剩炭率65%,阻燃等级为V-0级。在阻燃体系中加入适量的PER对复合材料的界面性能有益,提高了拉伸性能。

    2016年03期 v.35;No.149 212-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1K]
    [下载次数:1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离子液体在罗布麻化学脱胶中的应用

    杨锋锐;马英冲;赵玉萍;刘禹霖;

    为减少传统化学脱胶所造成的环境污染,采用1-丁基-3-甲基咪唑醋酸盐离子液体水溶液对罗布麻进行处理,再用碱煮法对罗布麻进行脱胶,对脱胶所得纤维的残胶率和物理性能进行测定,并用红外光谱仪和扫描电镜对不同脱胶处理所得纤维的化学成分和表面形态进行分析。离子液体处理最优工艺条件:1-丁基-3-甲基咪唑醋酸盐质量分数80%,处理时间6h,温度130℃,浴比1∶20;碱煮条件:NaOH质量浓度10g/L,Na_3P_3O_(10)质量分数2%,处理温度95℃,时间2h,浴比1∶20。实验结果表明,采用离子液体对罗布麻进行处理并用碱煮法对罗布麻脱胶,可明显降低脱胶过程中碱的用量,且脱胶处理所得纤维残胶率低,可纺性好。

    2016年03期 v.35;No.149 217-2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7K]
    [下载次数:2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 ]
  • 改性海藻酸钠纤维对镉离子的吸附性能分析

    田文;王晓;马春;魏春艳;吕丽华;

    采用环氧氯丙烷改性海藻酸钠,并用湿法纺丝法制备改性海藻酸钠纤维。将制备的改性海藻酸钠纤维经过100℃烘干使之发生交联反应,烘干后的改性海藻酸钠纤维通过浸泡NaCl溶液脱去部分与改性海藻酸钠纤维交联的钙离子。采用改性后的海藻酸钠纤维对镉离子进行吸附动力学、吸附热力学分析。结果表明,烘干之后浸泡NaCl溶液的改性海藻酸钠纤维吸附量最大为253.83mg/g,比纯海藻酸钠纤维吸附量高23.3%,比未烘干和浸泡NaCl溶液的改性海藻酸钠纤维吸附量高18.6%。改性后的海藻酸钠纤维对镉离子吸附符合假二级吸附动力学和Langmuir吸附热力学模型。

    2016年03期 v.35;No.149 221-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K]
    [下载次数:3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 ]

信息科学与技术

  • 基于Kinect的三维人体重建

    张广霖;李吉平;彭健钧;庞浩;

    提出了一种利用Kinect设备识别和获取三维人体数据,并结合点云库(PCL)进行三维人体模型重建的新方法。为了达到三维人体重建的目的,在调整参考模型体型系数的基础上,同时利用了ICP迭代算法,将参考模型的点云数据同目标模型的点云数据进行配准。实验结果表明此种方法达到了重建的目的,具有实用性和可行性,同时体现了成本低、方便和实时性强的优点。

    2016年03期 v.35;No.149 226-2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3K]
    [下载次数:2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 ]
  • 管理问题的数学方法应用(1)(英文)

    张盛开;刘超;刘燕;张凤荣;

    研究了一个时间管理排序问题,即每一个服务单位在单位时间内只能服务一个被服务单位,同时被服务单位在单位时间内,只能被一个服务单位所服务,并且一经服务又必须一次服务完毕。将此方法应用到实际情况中,用以解决地下停车服务模型处理停车问题。最后,提出了通过入口的转换或预留可变车道的建议,用以提高地下停车场的利用效率。

    2016年03期 v.35;No.149 230-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